一、专业简介
bet356体育娱乐官网网站化学(师范)专业创建于1977年,1989年招收首届本科生,2011 年招收首届硕士生。专业以国家级化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福建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平台为依托,以化学教育和学科教学专硕为支撑,秉持“以生为本,面向社会,办出特色,锻造品牌”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优秀化学教育教师为目标,形成从本科到硕士教育的办学层次,具有“化学学科与教育教学能力并重、实践与研究能力合二为一、师德兼备”的人才培养特色。近五年,本科一志愿录取率平均为96%,现有本科生281人,学科化学研究生8人。已培养26届本科毕业生和化学教育类硕士23人,近三年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5%,主要在福建省及省外从事基础教育,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扎根闽南,立足全省,面向全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热爱中学化学教育事业,具有扎实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师教育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教学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在中学或其他行业单位从事化学教学、管理和研究的高素质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后能成长为中学化学教学、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等工作中的骨干教师,并能实现以下目标:
目标1. 自觉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教育情怀,具有责任担当和依法执教意识,具有仁爱之心和良好的师德品质。
目标2. 熟练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能综合运用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基础知识、实践技能解决与化学相关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化学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目标3. 熟练掌握化学学科教育的基础知识和相应实践方法,熟悉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具备优良的教学技能和较强的教育管理能力,熟练驾驭课堂教学,成长为中学骨干教师,发挥带头作用。
目标4. 掌握班级管理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注重以德育人和以文化人,具有促进学生成人的综合教育能力。善于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
目标5. 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能力,有能力通过终身学习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较宽的国际教育视野,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三、毕业要求
通过专业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毕业要求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师德规范】
1.1 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从思想上、政治上、理论上和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掌握马列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1.2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
1.3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毕业要求2. 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具有终身从教的教育情怀;理解教育的意义和内涵,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育情怀】
2.1 热爱中学化学教育事业,认同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2.2 深刻理解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关心、爱护学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完成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毕业要求3. 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化学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化学核心素养内涵;能从跨学科的角度,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的联系,初步具有基于核心素养整合形成化学教学知识、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能力。【学科素养】
3.1 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2 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结合化学专业,使学生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3.3 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化学及相关学科问题的初步能力;
3.4 了解化学与其他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具有基本的文学、艺术修养。
毕业要求4. 能够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在教育实践中,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化学认知特点,运用化学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以学习者为中心,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创设学习环境、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学习评价。【教学能力】
4.1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及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等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理论与方法;
4.2 熟悉化学课程标准,立足化学核心素养能说出化学核心素养的组成与内涵,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学习环境、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执行科学性评价;
4.3能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见习、实习和研习形成一定教学经验,并能针对教学难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完善教学;
4.4具有良好的普通话水平与书写技能,掌握新媒体技术、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化学学科知识,日常教学中会主动融合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能力,达到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的一、二级考试要求。
毕业要求5. 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组织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具有班主任实践经历和体验。【班级指导】
5.1 掌握中学德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教育实习初步学会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5.2 掌握班级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担任或协助班主任工作。
毕业要求6. 树立全程育人和立体育人的理念;能够在化学教学和其他教育实践中,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拓展与品德的养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育人活动。能够在组织学校文化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和引导。【综合育人】
6.1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6.2 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6.3 能够在化学教学和其他教育实践中,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拓展与品德的养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育人活动。
毕业要求7. 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了解国内外基础化学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化学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化学教育教学问题。【学会反思】
7.1 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和国内外化学学科和化学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动态,不断进行知识自我更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适应时代需求。
7.2 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教育教学问题。
毕业要求8. 具有较强的学习、表达、交流和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国家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交流合作】
8.1 理解学习共同体在群体学习中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团队互动和网络分享等协作学习活动。
8.2掌握1门外语,能阅读本学科外文书刊,熟悉文献检索和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四、“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对应矩阵(以“●”在相应位置标识)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目标5 |
1.师德规范方面 |
● |
|
● |
● |
● |
2.教育情怀方面 |
● |
|
● |
● |
● |
3.学科素养方面 |
|
● |
● |
|
● |
4.教学能力方面 |
|
● |
● |
● |
|
5.班级指导方面 |
● |
|
|
● |
|
6.综合育人方面 |
● |
|
● |
● |
● |
7.学会反思方面 |
|
● |
● |
|
● |
8.交流合作方面 |
|
● |
● |
● |
● |
五、“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课程 类别 |
课程 模块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通识教育课程 |
通识必修课 |
大学英语 |
|
|
H |
M |
|
|
|
H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
|
H |
M |
|
L |
|
M |
大学体育 |
|
M |
|
|
H |
H |
|
M |
军事理论 |
|
H |
|
|
M |
L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H |
H |
|
|
M |
M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H |
M |
|
|
M |
M |
M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H |
H |
M |
|
M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H |
M |
|
M |
M |
|
|
形势与政策 |
H |
H |
|
|
M |
|
|
|
创新创业基础 |
|
M |
|
|
|
|
H |
|
通识选修课 |
艺术天地类、创新创业类 人文社会类、科技世界类闽南文化类 |
|
H |
M |
|
M |
H |
|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必修课 |
化学(师范)专业导论 |
|
M |
L |
|
|
|
|
|
高等数学B1、B2 |
|
|
H |
M |
|
|
|
|
无机化学1、2 |
|
|
H |
M |
|
|
M |
|
无机化学实验1、2 |
|
|
H |
|
|
|
M |
M |
实验室安全 |
|
M |
H |
|
|
M |
|
|
大学物理C |
|
|
H |
M |
|
|
|
|
大学物理实验 |
|
|
H |
M |
|
|
M |
M |
有机化学1、2 |
|
|
H |
|
|
L |
L |
|
有机化学实验1、2 |
|
M |
H |
|
|
|
|
M |
分析化学 |
|
|
H |
M |
|
|
M |
|
分析化学实验 |
|
M |
H |
|
|
|
|
M |
物理化学1、2 |
M |
M |
H |
|
|
|
H |
|
物理化学实验1、2 |
|
|
H |
M |
|
|
M |
|
结构化学 |
|
|
H |
M |
|
|
|
M |
仪器分析 |
|
|
H |
|
|
|
M |
M |
仪器分析实验 |
|
|
H |
|
|
|
M |
M |
化工基础 |
|
M |
H |
M |
|
|
|
|
化工基础实验 |
|
|
H |
|
|
M |
|
M |
高分子化学 |
|
|
H |
|
|
|
M |
L |
化学教学法实验研究 |
|
|
M |
H |
|
|
|
|
化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
|
|
M |
H |
|
|
M |
|
化学师范生基础技能训练1、2 |
|
|
M |
M |
|
|
|
|
专业选修课 |
专业英语与文献检索 |
|
|
H |
M |
|
L |
|
L |
化学史 |
|
M |
M |
L |
|
|
|
|
材料化学 |
|
|
H |
M |
|
|
|
|
环境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
|
|
H |
M |
|
|
|
|
化学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 |
|
|
|
H |
|
|
M |
|
化学学与教的策略 |
|
|
|
H |
|
|
M |
|
化学考试与评价 |
|
M |
|
M |
|
|
|
|
药物化学 |
|
|
H |
M |
|
M |
|
M |
环境化学 |
|
|
H |
M |
|
|
|
|
石油化工 |
|
|
H |
M |
|
|
|
|
绿色化学 |
|
|
H |
M |
|
|
|
|
固废处置与资源化 |
|
|
H |
L |
|
L |
|
|
生物化学 |
|
|
H |
L |
|
|
|
|
食品检测 |
|
|
H |
M |
|
|
|
|
精细化学与创业 |
|
|
H |
L |
|
M |
H |
M |
工业催化 |
|
|
H |
M |
|
|
|
|
环境学 |
|
|
H |
M |
|
|
|
|
教师教育课程 |
教师教育必修课 |
青少年发展心理 |
|
|
|
M |
H |
H |
|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
|
M |
H |
|
|
|
|
教育基本原理 |
|
H |
|
H |
|
|
|
|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H |
M |
|
|
M |
M |
|
|
教师语言 |
|
|
|
H |
M |
|
|
M |
书写技能 |
|
|
|
M |
M |
M |
|
|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含课程标准解读) |
|
M |
|
H |
|
|
M |
|
微格教学(含片段教学) |
|
|
|
H |
|
|
M |
M |
教师教育选修课 |
现代教育思潮 |
|
M |
|
M |
|
|
|
|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
|
L |
|
L |
H |
L |
|
|
教育发展史略 |
|
H |
|
|
L |
|
|
|
现代教师礼仪 |
|
|
L |
|
|
|
|
M |
教师专业发展 |
|
|
L |
M |
|
|
|
|
教育政策与法规 |
H |
M |
|
|
|
H |
|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
|
|
|
M |
H |
H |
|
|
家庭与社区教育 |
|
|
|
M |
|
|
|
M |
学校教育发展 |
|
|
L |
M |
|
|
|
|
教育研究方法 |
|
|
|
H |
|
|
M |
|
有效教学 |
|
|
L |
M |
|
|
|
|
多媒体素材与课件制作 |
|
|
|
M |
|
|
|
L |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
|
|
M |
|
|
|
L |
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
|
|
|
M |
|
|
|
M |
集中实践环节 |
必 修 课 |
教育实践 (含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 |
H |
H |
|
H |
M |
M |
M |
H |
军训 |
M |
M |
|
|
|
M |
|
M |
毕业论文 |
|
|
H |
M |
|
M |
M |
H |
六、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化工基础、结构化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微格教学、青少年发展心理、教育基本原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
七、学制、最低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学制: 4年,可在3-6年内完成。
最低毕业学分: 162学分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八、课程结构比例表
类别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学分占总学分 比例 |
学时占总学时 比例 |
通识教育课程 (48学分) |
必修课 |
40 |
784 |
24.69% |
29.02% |
选修课 |
8 |
128 |
4.94% |
4.74% |
学科专业课程 (92学分) |
专业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61 |
1256 |
37.65% |
46.48% |
选修课 |
15 |
246 |
9.26% |
9.10% |
教师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13 |
234 |
8.02% |
8.66% |
选修课 |
3 |
54 |
1.85% |
2.00% |
总学时合计:2702 |
实践教学环节(49.63学分)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22 |
28周 |
13.58% |
|
课程实验(实践) |
27.63 |
740 |
17.05% |
|
该专业总学分为 162,选修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 16.05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学分总学分的比例为 30.63 %。 |
九、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安排表
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课 学期 |
讲课 |
实验 实践 |
必 修 课 |
26001150300 |
大学英语A1 |
试 |
3 |
48 |
32 |
16 |
2+1 |
1 |
26002150300 |
大学英语A2 |
试 |
3 |
48 |
32 |
16 |
2+1 |
2 |
26003150300 |
大学英语A3 |
试 |
3 |
48 |
32 |
16 |
2+1 |
3 |
26004150300 |
大学英语A4 |
试 |
3 |
48 |
32 |
16 |
2+1 |
4 |
23005150200 |
计算机应用基础1 |
试 |
2 |
36 |
36 |
|
3 |
2 |
23006150200 |
计算机应用基础2 |
试 |
2 |
60 |
30 |
30 |
2+2 |
3 |
10007150100 |
大学体育1 |
试 |
1 |
36 |
36 |
|
2 |
1 |
10008150100 |
大学体育2 |
试 |
1 |
36 |
36 |
|
2 |
2 |
10009150100 |
大学体育3 |
试 |
1 |
36 |
36 |
|
2 |
3 |
10010150100 |
大学体育4 |
试 |
1 |
36 |
36 |
|
2 |
4 |
21011150200 |
军事理论 |
查 |
2 |
32 |
26 |
6 |
2 |
1 |
1701215030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查 |
3 |
48 |
45 |
3 |
3 |
1 |
1701315020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试 |
2 |
32 |
30 |
2 |
2 |
1 |
1701415030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试 |
3 |
48 |
45 |
3 |
3 |
3 |
1701515040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试 |
4 |
64 |
60 |
4 |
4 |
4 |
17017150200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 |
查 |
2 |
32 |
0 |
32 |
2 |
1-8 |
17016150200 |
形势与政策 |
查 |
2 |
64 |
48 |
16 |
|
5 |
18018150200 |
创新创业基础 |
查 |
2 |
32 |
32 |
|
|
1 |
小计 |
40 |
784 |
624 |
160 |
|
|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8.625学分,160学时 |
选 修 课 |
艺术天地类 |
至少2学分 |
创新创业类 |
至少6学分 |
人文社会类 |
科技世界类 |
闽南文化类 |
要求至少修满8学分。 |
(2)专业教育课程安排表
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课学期 |
备注 |
讲课 |
实验实践 |
必 修 课 |
06429040050 |
化学(师范)专业导论 |
查 |
0.5 |
8 |
8 |
|
0.5 |
1 |
|
06183040300 |
高等数学B1 |
试 |
3 |
48 |
48 |
|
4 |
1 |
|
06191040400 |
无机化学1 |
试 |
4 |
64 |
64 |
|
4 |
1 |
|
06126040150 |
无机化学实验1 |
查 |
1.5 |
48 |
|
48 |
3 |
1 |
|
06459040050 |
化学师范生基础技能训练1 |
查 |
0.5 |
16 |
|
16 |
1 |
1 |
|
06430040100 |
实验室安全 |
试 |
1 |
16 |
16 |
|
1 |
1 |
|
06184040300 |
高等数学B2 |
试 |
3 |
48 |
48 |
|
4 |
2 |
|
06193040400 |
大学物理C |
试 |
4 |
64 |
64 |
|
4 |
2 |
|
06192040200 |
无机化学2 |
试 |
2 |
32 |
32 |
|
2 |
2 |
|
06149040300 |
有机化学1 |
试 |
3 |
48 |
48 |
|
3 |
2 |
|
06127040150 |
无机化学实验2 |
查 |
1.5 |
48 |
|
48 |
3 |
2 |
|
06159040150 |
有机化学实验1 |
查 |
1.5 |
48 |
|
48 |
3 |
2 |
|
06018040100 |
大学物理实验 |
查 |
1 |
32 |
|
32 |
2 |
3 |
|
06152040300 |
有机化学2 |
试 |
3 |
48 |
48 |
|
3 |
3 |
|
06026040300 |
分析化学 |
试 |
3 |
48 |
48 |
|
3 |
3 |
|
06027040250 |
分析化学实验 |
查 |
2.5 |
80 |
|
80 |
5 |
3 |
|
06160040150 |
有机化学实验2 |
查 |
1.5 |
48 |
|
48 |
2 |
3 |
|
06134040300 |
物理化学1 |
试 |
3 |
48 |
48 |
|
3 |
4 |
|
06140040150 |
物理化学实验1 |
查 |
1.5 |
48 |
|
48 |
3 |
4 |
|
06092040300 |
结构化学 |
试 |
3 |
48 |
48 |
|
3 |
4 |
|
06431040300 |
仪器分析 |
试 |
3 |
48 |
48 |
|
3 |
4 |
|
06432040100 |
仪器分析实验 |
查 |
1 |
32 |
|
32 |
4 |
4 |
|
06460040100 |
化学教学法实验研究 |
查 |
1 |
32 |
|
32 |
2 |
4 |
|
06141040150 |
物理化学实验2 |
查 |
1.5 |
48 |
|
48 |
3 |
5 |
|
06135040300 |
物理化学2 |
试 |
3 |
48 |
48 |
|
3 |
5 |
|
06034040300 |
化工基础 |
试 |
3 |
48 |
48 |
|
3 |
5 |
|
06461040050 |
化学师范生基础技能训练2 |
查 |
0.5 |
16 |
|
16 |
1 |
5 |
|
06036040100 |
化工基础实验 |
查 |
1 |
32 |
|
32 |
2 |
7 |
|
06382040200 |
高分子化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7 |
|
06462040100 |
化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
查 |
1 |
32 |
16 |
16 |
2 |
7 |
|
小计 |
61 |
1256 |
712 |
544 |
|
|
|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17学分,544学时 |
|
选 修 课 |
06231050100 |
专业英语与文献检索 |
查 |
1 |
16 |
16 |
|
1 |
1 |
|
06230050100 |
化学史 |
查 |
1 |
16 |
16 |
|
1 |
2 |
|
06355050100 |
材料化学 |
查 |
1 |
16 |
16 |
|
1 |
5 |
|
06377050100 |
化学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 |
查 |
1 |
18 |
18 |
|
1 |
5 |
|
06378050100 |
化学学与教的策略 |
查 |
1 |
18 |
18 |
|
1 |
5 |
|
06379050100 |
化学考试与评价 |
查 |
1 |
18 |
18 |
|
1 |
5 |
|
06240050200 |
精细化学与创业 |
查 |
2 |
32 |
32 |
|
2 |
7 |
创新创业 |
06356050100 |
环境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
查 |
1 |
16 |
16 |
|
1 |
7 |
|
06232050100 |
药物化学 |
查 |
1 |
16 |
16 |
|
1 |
7 |
|
06235050150 |
环境化学 |
查 |
1.5 |
24 |
24 |
|
1.5 |
7 |
|
06237050150 |
石油化工 |
查 |
1.5 |
24 |
24 |
|
1.5 |
7 |
|
06238050150 |
绿色化学 |
查 |
1.5 |
24 |
24 |
|
1.5 |
7 |
|
06239050150 |
固废处置与资源化 |
查 |
1.5 |
24 |
24 |
|
1.5 |
7 |
|
06127050200 |
生物化学 |
查 |
2 |
32 |
32 |
|
2 |
7 |
|
06377050150 |
食品检测 |
查 |
1.5 |
24 |
24 |
|
1.5 |
7 |
|
06268050150 |
工业催化 |
查 |
1.5 |
24 |
24 |
|
1.5 |
7 |
|
06244050150 |
环境学 |
查 |
1.5 |
24 |
24 |
|
1.5 |
7 |
|
小计 |
21.5 |
350 |
350 |
|
|
|
|
|
选修课要求至少修 15 学分。创新创业课程至少选2学分。 |
|
|
|
|
|
|
|
|
|
|
|
|
(3)教师教育课程安排表
性 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课 学期 |
讲课 |
实验 实践 |
必 修 课 |
09009110200 |
青少年发展心理 |
试 |
2 |
36 |
36 |
|
2 |
4 |
09006110200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试 |
2 |
36 |
18 |
18 |
2 |
5 |
09002110200 |
教育基本原理 |
试 |
2 |
36 |
36 |
|
2 |
5 |
09003110100 |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查 |
1 |
18 |
18 |
|
1 |
5 |
06002110200 |
微格教学(含片段教学) |
试 |
2 |
36 |
18 |
18 |
2 |
5 |
06001110200 |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含课程标准解读) |
试 |
2 |
36 |
36 |
|
2 |
5 |
09004110100 |
教师语言 |
查 |
1 |
18 |
18 |
|
1 |
2 |
09005110100 |
书写技能 |
查 |
1 |
18 |
18 |
|
1 |
2 |
小计 |
13 |
234 |
198 |
36 |
|
|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2学分,36学时 |
选 修 课 |
09001100100 |
现代教育思潮 |
查 |
1 |
18 |
18 |
|
1 |
2-5任选 |
09002100100 |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
查 |
1 |
18 |
18 |
|
1 |
4 |
09003100100 |
教育发展史略 |
查 |
1 |
18 |
18 |
|
1 |
5 |
09004100100 |
现代教师礼仪 |
查 |
1 |
18 |
18 |
|
1 |
2-5任选 |
06009100100 |
教师专业发展 |
查 |
1 |
18 |
18 |
|
1 |
2-5任选 |
09006100100 |
教育政策与法规 |
查 |
1 |
18 |
18 |
|
1 |
5 |
09007100100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
查 |
1 |
18 |
18 |
|
1 |
5 |
09008100100 |
家庭与社区教育 |
查 |
1 |
18 |
18 |
|
1 |
2-5任选 |
09009100100 |
学校教育发展 |
查 |
1 |
18 |
18 |
|
1 |
2-5任选 |
06001100100 |
教育研究方法 |
查 |
1 |
18 |
18 |
|
1 |
2-5任选 |
06003100100 |
有效教学 |
查 |
1 |
18 |
18 |
|
1 |
2-5任选 |
06004100100 |
多媒体素材与课件制作 |
查 |
1 |
18 |
18 |
|
1 |
2-5任选 |
06007100100 |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查 |
1 |
18 |
18 |
|
1 |
2-5任选 |
06008100100 |
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
查 |
1 |
18 |
9 |
9 |
1 |
2-5任选 |
小计 |
17 |
306 |
297 |
9 |
|
|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1学分,9学时 |
要求至少修满3学分 |
(4)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考核方式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课学期 |
|
讲课 |
实验实践 |
|
|
|
军训 |
|
0 |
2周 |
|
2周 |
|
1 |
|
06055061600 |
教育实践 (含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 |
查 |
16 |
18周 |
/ |
18周 |
|
6 |
|
06038060600 |
毕业论文 |
查 |
6 |
8周 |
/ |
8周 |
|
8 |
|
小计 |
22 |
26周 |
|
|
|
|
|